听说,2025年三伏天是“超级养生黄金期”!
湿气重+阳气旺,正是调体质、提气色、养瘦身的关键30天!
*错过要再等一年
“冬病夏治”,还得看三伏天灸!
什么是三伏天灸?
天灸是通过药物( 白芥子、 细辛、甘遂等) 刺激人体特点穴位, 通过经脉脏腑功能的调节而起到防病治病作用。
三伏天灸的三大作用原理:
1、借天时:三伏阳气最旺,驱寒事半功倍
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、阳气最盛的时段,人体毛孔张开,温热药力更易渗透,此时贴敷,可借助自然阳气温通经络,祛除体内潜伏的寒湿邪气。
2、治未病:预防冬季旧病复发
中医认为“寒者热之”,三伏贴的温性药物能化解陈年寒湿,针对冬季易加重的疾病(如哮喘、老寒腿、鼻炎),夏季提前调理,可预防冬季旧病复发。
3、强免疫:调节体质,提升抗病力
《黄帝内经》: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,三伏天灸通过刺激背俞穴(如肺俞、脾俞)和特定穴位,激发人体正气,调整免疫系统,改善阳虚、气虚体质。
哪些人尤其需要三伏天灸?
✔ 呼吸系统疾病:过敏性鼻炎、慢性支气管炎、肺结节、哮喘、慢性咳嗽等。
✔ 骨关节系统疾病:颈椎病、腰椎间盘突出、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、膝关节炎、肩周炎等。
✔ 消化系统疾病:慢性胃炎、慢性结肠炎、腹痛、消化不良、肠易激综合征等。
✔ 妇科疾病:痛经、慢性盆腔炎、月经不调、乳腺增生、宫寒不孕、产后头痛等。
✔ 儿科疾病:小儿支气管炎、过敏性鼻炎、哮喘、咳嗽、厌食、腹泻、遗尿、发育不良等。
✔ 体虚亚健康人群:经常感冒、手脚冰凉、失眠多梦、免疫力低下等。
哪些人慎用三伏天灸?
✔ 感冒发热、化脓性扁桃体炎、急性咽喉炎等急性发病患者;
✔ 孕妇及2岁以下的幼儿慎用;
✔ 肺结核活动期、支气管扩张症活动期患者;
✔ 有恶性肿瘤患者;
✔ 有严重严重心、肺、肾、脑等脏器疾病或功能不全的患者;
✔ 皮肤有严重过敏或破损、瘢痕体质患者。
常见的三伏贴、灸法:
三伏贴亦称为天灸,是以经络理论为基础,通过在体表腧穴上敷以辛温、逐疾、走窜、通经、平喘的药物,使药物持续刺激穴位,通经入络,达到温经散寒,疏通经络,活血通脉,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,提高脏腑生理和抗病能力。天灸可提高机体免疫力,着眼远期疗效,具有“简、验、便、廉”的特点。
三伏贴适用于过敏性鼻炎、哮喘、慢性咳嗽、风湿关节痛、脾胃虚寒、腹泻、体虚易感冒、免疫力低下等多种疾病患者。
督脉灸是在人体的督脉施以隔物艾灸的一种特色中医外治法,主要通过艾的温热刺激、生姜绒促进发散的作用对督脉进行灸治,以激发人体全身阳气,达到温阳散寒、峻补元阳,温通经络之效。督脉称为“阳脉之海”。督脉灸是传统的中医外治法,被誉为“灸中之王”。
督脉灸适用于强直性脊柱炎、过敏性鼻炎、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颈椎病、肩周炎、腰肌劳损、产后体虚等疾病。另外还有增强体质、提升机体抗病力、强身健体、防病保健的功效。
任脉灸是指在腹部任脉段施以隔姜灸,铺灸的面积大,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,可以穿透皮肤,直达体表深层,从而达到温通经络、补益元气、调和阴阳、未病先防及治疗疾病的目的。“任脉”循行于腹部正中,被称为“阴脉之海”,“任主胞胎”,任脉还有调节月经,促进女子生殖功能的作用。
任脉灸适用于手脚冰凉、慢性胃炎、消化不良、肠易激综合征、腰膝酸软、慢性盆腔炎、宫寒不孕、宫寒痛经、前列腺良性增生、慢性前列腺炎等患者。
三伏天灸的注意事项:
1、贴药时间不宜太长
成人贴药1~2小时,小孩30分钟~1小时,小儿须半小时观察一次皮肤情况,皮肤较为敏感者30分钟即可;以皮肤感觉和耐受程度为观察指标。
2、注意事项
贴敷期间忌食生冷、油腻、过咸、辛辣食物,宜以清淡饮食为主;贴药当日可用温水淋浴,忌用冷水(含游泳)。
3、贴药治疗应坚持
建议每年三伏天灸和三九天灸均贴药,中途不要间断,对巩固治疗效果、增强机体功能和抗病能力非常有利。
*如皮肤有异样感,如刺痛、刺痒、灼烧甚至起水泡的情况,请立即停止使用,请及时与医生及治疗师联系复诊,必要时至医院处理!
三伏天养生小贴士:
饮食养生:宜食用清热祛湿,健脾养胃之品,可多吃冬瓜、苦瓜、莲子、山药等,少食冰镇饮料、寒凉水果。
起居调养:晚睡早起(最晚23点前睡,早上6-7点起),午休30分钟养心,避免空调直吹,切忌贪凉。
适量运动:微汗为度,可于清晨或傍晚散步、慢跑,打八段锦、太极拳,避免大汗淋漓。
中医科
#中医护理门诊咨询电话:0769-83508092
#地址:东莞市常平镇常东路88号
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(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)门诊楼3楼
佳荣网配,配资交易平台,亿牛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