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69年3月,震惊中外的珍宝岛战斗发生,面对苏军入侵,解放军英勇战斗成功击退了侵略者。此战过后,本就紧张的中苏关系变得更加糟糕,苏联更是十分恼火,不断向中苏边境调集军队。
一时间,苏联百万大军压境,在各个方向上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。此时,西北方向重要的兰州军区司令员的位置还没有定下来,见此情景,刘伯承向毛主席推荐了一人,他便是皮定均。
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,刘帅因为身体和一些其他原因,离开了部队。好在刘帅许多学生都成为军中的柱石,他们也接过老帅的衣钵,继续守护着国家的边疆。
在刘帅的诸多学生中,皮定均无疑是最出色的一个,皮定均早年投身革命,15岁的时候就加入了红军。参军之后,皮定均作战英勇,每天都有着用不完的精力。
后来,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失败,部队不得不转战川陕,皮定均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色,从军中脱颖而出。
展开剩余80%只有18岁的他却显得非常成熟,除了在战场上拼命之外,他还积极学习,因此他很快就被提拔为连指导员。
年纪轻轻就担任要职,皮定均用成绩证明了自己的能力,他在一次作战中就带领部队缴获了两个连的装备,皮定均因此升到了营指导员。
可不久后由于一次乌龙事件,他被撤销了职务,差点被部队处决。遭遇了这样的不公,皮定均却没有抱怨,而是重新从普通战士做起,又很快靠能力升到了军部指挥科副科长的位置。
到了长征期间,皮定均冲锋陷阵,他因此多次负伤,好几次差点死在战场上。面对这些困难,皮定均从不退缩,他逐渐成为四方面军中的一员悍将。
很快,红四方面军内部出现了分裂,跟随左路军一起行动的刘伯承因为反对某些人的做法遭到了打压,转而去做了红军大学的校长。
1936年1月,皮定均被任命为红军大学教导师第二团团长,他因此在红军大学与影响自己一生的重要导师刘伯承相遇。
见到皮定均后,刘帅对这个年轻人非常重视,鉴于当时红四方面军的很多干部比较迷茫,刘帅主动给他们做起了思想工作,他专门拉着皮定均促膝长谈,为皮定均指明了方向。
在刘帅的点拨下,皮定均豁然开朗,他坚决拥护中央,在随后的长征中,他也成了刘帅身边的得力助手。
作为党内的军神,刘伯承在培养青年将领方面有着极高的成就,能够在他身边工作,自然可以学到很多东西。长征期间,皮定均在刘帅身边成长极快,刘伯承也经常将部队路上重要工作都交给皮定均负责。
尽管二人是上下级,但在皮定均的心中,已经将刘伯承视为重要的导师。抗战爆发后,皮定均又担任了129师特务团团长,继续在刘帅的麾下工作。
经历了多年的历练,皮定均终于成长为一代名将,并在中原突围中大放异彩,至此他彻底出师,成为能独当一面的将才。
新中国成立后,刘帅担任了南京军事学院的院长,继续为国防事业培养着人才。皮定均虽然没有来到这里受训,但他在刘帅身边学习工作多年,其用兵思想深受刘帅影响。
作为优秀的人才,他自然有更重要的任务要执行,由于两人工作的问题,他们无法像过去那样经常联系,皮定均也难以继续在老帅身边学习。
可他心里还是没有忘记老师的恩情,到了1965年,皮定均得知刘帅生病住院,他立即抽出了时间到医院探望。
见到皮定均来了,刘伯承非常高兴,虽然自己的身体不是非常好,但刘伯承还是在病床上继续指导皮定均。几十年间,刘帅在国防战略与战术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,他也有许多心得,这次见面他将这些都传授给了皮定均。
随后几年,皮定均用实际的成绩,证明了自己的学习能力,刘伯承见状非常欣慰。于是他又推荐皮定均到兰州任职,为国家守好重要的西北。
而当时刘伯承之所以会站出来推荐,也是因为他对当时兰州军区的情况感到忧心,认为只有把皮定均放到那个位置,才能让他放心睡得着觉。
皮定均到任后,一面重新整顿兰州军区的军备,一面又重抓部队的训练。他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,很快就将兰州军区存在的诸多问题解决完毕,在他的努力下,军区的面貌焕然一新。
有了皮定均坐镇西北,刘帅等人也非常放心,哪怕苏军大规模入侵,他们也相信皮定均可以在西北方向击败这潜在的强敌。而皮定均也一直沿用刘帅的治军思想整顿军备,他可以说是刘帅最好的学生之一。
遗憾的是,1976年皮定均因事故早逝,刘帅闻讯后非常悲痛,他没有想到这样一位优秀的学生竟先自己一步离去,这对国家来说是巨大的损失。
发布于:广东省佳荣网配,配资交易平台,亿牛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